【学习进行时】13日下午,正在河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县,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和九重镇邹庄村。
我们一方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要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座谈会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先后发言。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要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四要坚持经济合理,统筹工程投资和效益,加强多方案比选论证,尽可能减少征地移民数量。看到丰收在望,习近平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为开好这次座谈会,13日下午,习近平在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和代省长王凯陪同下,深入南阳市淅川县的水利设施、移民新村等,实地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离开村子时,村民们来到路旁同总书记道别。△纪念林区的每一面红旗旁,都安葬着一位红军英烈,旁边的石头上刻有编号。
既发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又勾画民族复兴的宏大脉络。毛竹山村以世代生长的毛竹得名,但最有名的却是新发展起来的葡萄产业。(总台央视记者马超、张晓鹏、赵化拍摄)近年来,毛竹山村葡萄平均年产量可达100万斤以上,人均年收入3万元。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监制丨申勇主笔丨龚雪辉 郁振一记者丨马立飞 石伟明 王鹏飞 许达 赵化视觉丨陈括 张晶 刘浦飞编辑丨王继阳 于明立。产业兴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年村里建起了24座漂亮的桂北特色居民楼。
如今,漓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干流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实现了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广西北部的湘江岸边与国民党军展开殊死决战,突破敌人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总书记此次重访漓江,可以说是对漓江治理战果的阶段性验收。考察第一天,他重点关注三件事。
这位老红军说,死后要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2014年10月31日,他在古田会议旧址动情地说:长征出发时,闽西子弟积极踊跃参加红军,红军队伍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目前,全村葡萄产业基地发展到320多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葡萄近3000亩。他说,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4月25日考察点示意图回望一场战役:血战湘江,青史垂芳4月25日上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考察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郑吉祥(左二)是桂林市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当天他在葡萄园为总书记作介绍。
广西之行,是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五次国内考察。(总台央视记者李福远、何柏霖拍摄)25日上午,总书记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总台央视记者张宇拍摄)如诗如画的漓江,一度被打破平静。(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纪念馆内的主题雕塑(总台央视记者王鹏飞、石伟明拍摄)△当天在纪念馆内负责为总书记作讲解的是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周运良。△湘江战役形势示意图(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拍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明确要求做好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这片土地上,有着他的深情牵挂。江面住家船、网箱养鱼多处可见,采石场、老糖厂排废频繁,漓江生态亟待拯救。时隔四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赴广西考察
(学习进行时)总书记打卡的红色纪念地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毛竹山村(总台央视记者李福远、何柏霖拍摄)当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毛竹山村,考察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情况。△去年,阳朔县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370万人次。
总书记说,这个感情在我心里,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时隔四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赴广西考察。
(总台央视记者李福远、何柏霖拍摄)25日上午,总书记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4月25日考察点示意图回望一场战役:血战湘江,青史垂芳4月25日上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考察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拍摄)从2014年长征出发80周年访福建古田,2015年遵义会议80周年访贵州遵义,到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访宁夏将台堡,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访江西于都,再到今年建党100周年访湘江战役纪念园,习近平一次次踏访长征纪念地,这是他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崇高致敬和深情回望。推进一项战略:乡村振兴,造福群众毛竹山村位于全州县城西部,与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同在才湾镇。
△湘江战役形势示意图(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拍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明确要求做好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湘江战役中,红5军团第34师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苏醒后乘敌不备绞断自己肠子,壮烈牺牲。
这是一个只有46户156人的自然村,整个村子方圆0.6平方公里。检验一项战果:治理漓江,永续美景2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漓江阳朔段,实地了解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情况。
2014年10月31日,他在古田会议旧址动情地说:长征出发时,闽西子弟积极踊跃参加红军,红军队伍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就在这次广西考察前三天,习近平在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他道出的缘由是: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十四五开局起步,正是关键之时。但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白色塑料膜的棚架下,是村里种植的多品种葡萄。
多年来发掘收殓的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安葬在纪念林区。从湘江战役战史之启迪、乡村振兴战略之推进,到生态保护战果之巩固,透过广西考察第一天的行程,可以领悟当代中国的国之大者,可以感知共产党人的奋斗之志。
产业兴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年村里建起了24座漂亮的桂北特色居民楼。他说,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漓江生态(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近年来,桂林市全面清理整治非法采砂、网箱养鱼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并实施漓江补水、污水治理等工程。△馆内名为《浴血湘江》的油画(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拍摄)2019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两次讲到一段往事:一位老红军带领团里的闽西子弟,血战湘江,很多战友都牺牲了。